“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周云龍一邊看著小黑板,一邊小聲的默念,慢慢的跟著韻律開始搖頭晃腦起來,古人讀書聲音陰陽頓挫,那個時候,文章沒有標點符號的,所以讀書的人往往不知道怎么斷句,于是在讀書的時候就晃頭晃腦的用肢體的擺動節(jié)奏附和一下,便于斷句和記憶。
云舒的三字經(jīng)并不全,三字經(jīng)中的歷史故事只寫到了宋朝,后世的三字經(jīng)是后人在宋人的基礎上又增加的,所以云舒故意刪除了一些不恰當?shù)亩温洹?br/> 現(xiàn)在的炎宋與宋朝是何其的相似,遼國,西夏對炎宋虎視眈眈,整個炎宋對他們恨之入骨。
“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這樣的語句一出估計云舒差不多該見偉大領袖毛主席了!
越往后周云龍搖頭的動作越快,最后像嗑了藥似的。
旁邊的趙師爺也開啟了嗑藥節(jié)奏。
王保正緊張的問道“大老爺和趙師爺是咋了不會是中了邪了吧,?”
“可能是太投入了吧,家?guī)煂W究天人,寫出的童經(jīng)定然是不錯的?!痹剖鎸τ谌纸?jīng)還是很自信的,要知道三字經(jīng)傳承華夏七百多年,依然是傳世經(jīng)典,并且會一直延續(xù)下去。
“妙哉,奇哉,快哉……賢侄啊,這篇三字經(jīng)真是文鋪錦繡,字吐珠璣啊!簡直能為萬世傳承!”周云龍激動的抓住云舒的手興奮的說。
“對呀,大人說的對,應該立即啟奏陛下,這才是天大的祥瑞??!”趙師爺狗腿子一般的附和道。
“師爺言之有理,云賢侄快快抄錄一遍與我,本縣明日,不,馬上派八百里快遞至京師!這才是真正的祥瑞!”
吸引皇帝注意力的機會就突然的降臨了!云舒忽然覺得有點諷刺,想起了大學時代教授關于想上位的人基本做法:先給上司一個大大的驚喜,然后銷聲匿跡的隱藏起自己,一直讓他戀戀不忘,這是給他留下印象的最好辦法。
“教化天下本事吾輩之責,敢不從命。”拿出鋼筆和筆記本在第一頁上工整的抄錄下了三字經(jīng)的剪輯版。
筆記本是云舒導師贈送的紀念品,一直沒舍得用,穿越之前打算送給女友做日記本使用的,封面是高檔的小牛皮,用金線縫制在扉頁上的,鋼筆寫出的字與毛筆相比更加的有力道和韻味。
“這是家?guī)熧浥c我的,本打算一直珍藏,但既然要獻與官家本應用最好之物記錄下來?!?br/> “賢侄對陛下真是赤子之心。趙師爺煩你親自跑一趟桃園驛,派來差人八百里至京師送呈官家御覽。”
“小人這就去。”
兩位資深演員互捧了一下,老狐貍和小狐貍不經(jīng)意建露出了尾巴。周云龍之子不提云舒,云舒當然要夸張的表現(xiàn)一下。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兩人又互相吹捧許久,才在周云龍遺憾中結(jié)束了這次對話。
“賢侄真的不打算上京面圣?陛下求賢若渴?。俊?br/> “云舒算什么賢才,只是一個未經(jīng)世事的少年,不知天高地的獻上家?guī)熯z作而已,有什么資格進京面圣一睹陛下天顏?”
我現(xiàn)在去東京城是找死,背景模糊,來歷不明,在朝堂中的大佬還不粘皮帶骨的把我吞了,我可不想成為政治博弈的犧牲品。
云舒早已了解到現(xiàn)在的炎宋的朝堂像極了北宋。
只是現(xiàn)在的趙恒并不像北宋的真宗,在北宋有明顯占據(jù)優(yōu)勢的情況下賠款了事,與遼人簽下檀淵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