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視線不好,這對于雙方來說都是一樣的,哪怕有火把照明,很多時候也是看不清楚的。
人不是夜行動物,哪怕是到了電力時代、燈火通明的后世都市里,夜晚都會讓許多人感到困擾,更別說是現(xiàn)在了。
同時,白天做事晚上休息,這也已經(jīng)是植入基因中的習慣。
后世可能還有晝夜顛倒的人,現(xiàn)在卻基本不可能,因為沒有那個條件——當然了,賊這種特殊“職業(yè)”屬于例外。
一個人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除非是早有準備,大部分人到這個時候都會有困意,想要休息。
這時候就算有值勤的崗哨、有巡邏的衛(wèi)隊,卻也是警惕性最差的時候,也正是襲擊最合適的時機。
吳耎會想到夜襲當然不奇怪,甚至他提出來之后才知道,不止自己一個人想到了這一點。
為此吳耎還特意觀察了一下對面黃巾軍營寨的排布,以及從這里依稀能夠看到一些的崗哨,然后說道:“初步看來,他們似乎已經(jīng)覺得自己勝券在握,所以沒有足夠防備。
“從他們布置的崗哨來看,數(shù)量稀疏,還留有不少死角,剛剛我還注意到他們在換班的時候,中間間隔時間也很大。而這,便是我們的機會?!?br/> 有人立刻提出了不同意見:“可若這是賊人故意的,又怎么說?”
吳耎皺眉道:“這的確是個問題,那不然分兵,一正一奇,互為掩護?”
正兵當然是以擾亂敵營為目的,最大化打擊敵軍士氣;而奇兵人數(shù)少殺傷力小,那就以擒賊先擒王為目的,目標直指敵軍帥帳,那也是他們這里就能夠看得到的地方。
這黃巾渠帥也不知道是生性高調(diào)還是胸有成竹了,帥帳建得又大又顯眼,好像生怕別人看不到他一樣。
老實說吳耎心里覺得從種種跡象表明,這應(yīng)該是這些黃巾賊的本性使然,他們不止普通士兵大部分是烏合之眾,只會群聚而盜,主帥也多為竊據(jù)高位者,并沒有什么真本事。
所以這些毛病可以說是他們自然的流露,而不是什么疑兵之計。
當然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分兵還是有必要的,雙重保險、雙管齊下。
同時如何達到掩人耳目的襲擊目的,也就是軍隊如何在敵軍的眼皮子底下從城里出去,又混入其中,這也是個麻煩事兒。
“可有其他途徑,能夠不被他們發(fā)現(xiàn)就出城去?”
若是這邊城門打開,是對方關(guān)注重點,哪怕對面防衛(wèi)意識再薄弱也會立刻注意到;至于另外兩邊城門,等他們繞到那邊再過去,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時間耽擱得越久,對他們越不利。
這時郭老捋著雪白的長須,突然說道:“若老朽沒有記錯的話,在西城左側(cè)拐角處,曾經(jīng)有一道小門……”
糜竺眼前一亮,立刻說道:“竺也想起來了,幼時還曾在那小門處嬉戲過,只是后來那里似乎被封堵上了?”
還是郭老知道得多,他道:“當時封堵,是因有人借這道小門做一些不法勾當,被那時的縣尉拿下后,為免再有此例發(fā)生,遂干脆將其封堵上,不再讓通過了。
“如今若是想用的話,只需先以涼水澆灌其上,而后鑿破聯(lián)結(jié)縫隙,即可破壞封口。再以草桿覆身作掩,借著夜色從敵軍側(cè)翼而入,便可潛入敵軍陣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