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幸運!
當你越成功的時候,天上真的就會掉“餡餅”,而且一掉還是兩個,李鋒自己都有點不大相信。
第一份大禮,正是由于《奇跡mu》的火爆引起的,眾多互聯網看到網游如此賺錢,再也坐不住了,紛紛派人到鋒銳科技考察學習。
本著為促進中國網游市場的發(fā)展,李鋒也都一一安排接待了。
甚至,連滕訊的小馬哥也派自己的得力干將任宇親自登門拜訪,學習網游運營經驗,也準備代理一款韓國網游《凱旋》。
本來滕訊準備去魔都拜訪盛天橋來,結果看到《奇跡mu》如此火爆,能把一款網游運營道到如此極致,令人嘆為觀止!
于是,趕緊調頭北上拜訪李鋒,本來小馬哥還準備親自來,結果有事耽誤了。
而滕訊代理網游,一方面是眼紅網游市場,《奇跡mu》一個月的利潤就能頂滕訊一年的利潤;
另一方面,也是滕訊豐富自己的產品線,為今后的上市做準備,畢竟現在滕訊80%的收入都直接或間接來自于中移動,
甚至,連中移動一個小小的科長到滕訊去調研,都得馬華騰親自接待。
前世,滕訊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游戲帝國,而這個帝國的國王,就叫任宇,任滕訊coo(首先運營官),掌管滕訊七大事業(yè)群,年收入占整個滕訊半壁江山的滕訊游戲,就在任宇手中。
可以說,任宇在為滕訊的收入負責。
聽到滕訊來人,還把李鋒嚇了一跳,因為李鋒現在正準備謀劃滕訊的社交帝國。
互聯網的未來屬于社交,尤其是進入移動互聯網領域,所有的東西都會社交化,搜索社交化、電商社交化、內容也社交化,而bat三大生態(tài)圈,最穩(wěn)定的生態(tài)就是滕訊的。
而且對于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面對阿里和滕訊同等價位的入股條件,肯定都會毫不猶豫得選擇滕訊,因為滕訊有所有創(chuàng)業(yè)互聯網企業(yè)最想要的用戶數據。
所以,李鋒也親自向任宇介紹《奇跡mu》成功的條件,尤其是重點強調了《蝙蝠網管》和my123的推廣作用。
現在的《蝙蝠網管》和my123也因為《奇跡mu》的火爆,每個月營業(yè)收入也從幾十萬,一下子增漲到幾百萬了,多數營收正是來自互聯網的網游企業(yè)。
李鋒也準備進一步升級《蝙蝠網管》4.0版本了,蝙蝠軟件1.0計費系統(tǒng),2.0增加了會員卡系統(tǒng),
3.0增加了“游戲中心”(單機游戲+網絡游戲),這可是為《奇跡mu》推廣立下了汗馬功勞啊,
而《蝙蝠網管》的4.0版本,李鋒又增加了“電影中心”和“音樂中心”。
反正現在鋒銳科技不缺錢了,光9月份《奇跡mu》的利潤就用1億多,現在正值盜版瘋狂的年代,
這時候去跟電影公司和唱片公司去談版權,價格肯定便宜,以后推出音樂網站和視頻網站,也輕而易舉。
當然,李鋒所說的的第一份大禮跟滕訊沒什么關系,是來自另一家互聯網企業(yè):網龍。
網龍董事長的劉德建是“藍海戰(zhàn)略”的實踐者,他發(fā)現網游賺錢真的很多很快,尤其是在網吧看到不少《奇跡mu》玩家排隊充值,
“花錢竟然還要排隊!”
于是,網龍也準備進軍網游市場大賺一筆,可是不管代理還是研發(fā)一款游戲都需要大筆的資金,劉德建便將主意打到了“17173”這個“干兒子”身上了。
“17173”是由蔡宗建創(chuàng)立的,成立不久,蔡宗建便把網站賣給了網龍,自己負責運營,
而“17173”最初靠提供游戲外掛內容起家,成長十分迅速,后來才逐漸取消了外掛下載資源,成為一個單純的游戲資訊網站。
若是歷史的軌跡沒有發(fā)生偏移,網龍公司將在明年2003年11月把“17173”出售給搜狐,獲得一筆高達2050萬美金的巨額資金,這也為他們研發(fā)網絡游戲提供了充足的資金,
到了2006年推出了自主研發(fā)的網游《魔域》,市場反應十分熱烈,大獲成功,給網龍公司帶來數倍的利潤回報,而網龍也因此在2007年順利在香江上市。
從這個角度來看,網龍公司逢高出售“17173”的決定沒有任何問題,甚至說得上這是一次眼光獨到,深謀遠慮的商業(yè)行為。
但網龍董事長劉德建準備將“17173”出售給鋒銳科技,這個出人意料的決定,遭到了蔡宗建的強烈反對,
蔡宗建不明白“17173”經過自己的辛苦運營,每年創(chuàng)造的利潤是網龍公司總利潤的一半以上,老板為何有想賣掉“17173”的想法,他有一種狡兔死走狗烹的感覺。
當李鋒得知這一情況后,第一時間接見了蔡宗建這位技術大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