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剛剛上完早朝,董卓身披朝服,按劍端坐于首位,少帝一言一行皆要經(jīng)過董卓允許。
文武百官皆是敢怒不敢言,尚書丁管憤怒高叫曰:“賊臣董卓,敢為欺天之謀,吾當(dāng)以頸血濺之!”
揮手中象簡,直擊董卓。
董卓大怒,喝左右拿下,牽出宮門斬首,人頭懸掛于城門之上,以儆效尤,百官俱驚,無人敢為其求情。
又一日,董卓昂首闊步走出嘉德殿,左右自有親衛(wèi)手持長刀守衛(wèi)。
文武百官俱不敢走在前面,盡數(shù)跟隨在董卓身后。
此時人群中慢慢走出一人,眼中顯露出一抹兇光,雙手交叉放在朝服之中。
靠近董卓的瞬間,猛的抬起頭,瞬間從袖子之中取出一把匕首,怒罵一聲,“董賊受死,焉敢謀吾大漢江山”。
眾人微驚,只見越騎校尉伍孚袖中私藏匕首,直取董卓狗命。
眼看匕首就要插入董卓心窩。
董卓年少之時曾習(xí)武,嘗游羌中,性粗猛有謀,力大無窮,只見其雙手一把抓住伍孚手臂將其扔出數(shù)丈。
左右侍衛(wèi)當(dāng)即向伍孚奔來,伍孚牙關(guān)緊咬,怒目圓睜,手持匕首斬殺兩個董卓親衛(wèi),再度向董卓穿刺而去。
董卓面目猙獰,高聲嘶吼道,“大膽伍孚,吾待你不薄,為何刺殺我”。
伍孚嘴角顯露出一抹輕笑,“如此,當(dāng)問你自己,給我受死吧,董賊”。
繼而沒有絲毫的停留,鋒利的匕首再度向董卓穿刺而去。
董卓身子微偏,剛好躲了過去,粗壯的手臂被伍孚劃開一道口子,鮮血直流。
眼看周邊大量士兵涌來,伍孚也不停留,臉上顯露出視死如歸的表情,手中匕首再度向董卓穿刺而去。
董卓抽出隨身佩劍,與之匕首擊打在一起,發(fā)出“噹”的一聲。
百官俱驚,伍孚緊握匕首的右手不由得微微顫抖,沒想到董賊力量居然如此強大。
眼看周邊親衛(wèi)涌來,伍孚再度斬殺幾人,繼而被飛熊軍擒住。
董卓收回佩劍,全然沒有在乎手臂的上的傷口,嘴角微動,臉上顯露出一抹兇氣,“大膽,居然敢謀殺相國,你若交出主謀,本相國且饒你一命,若如不然,定將你滿門抄斬”。
伍孚仰天發(fā)出聲聲長笑,“泱泱大國,竟陷入董賊之手,禍亂宮廷,淫亂后宮,吾等大漢子民人人得而誅之,何須他人所指。今日就算你殺掉我一個伍孚,還是會有千千萬萬個伍孚站起來取你狗命,你就坐等著受死吧”。
董卓盛怒,一腳將伍孚踢出數(shù)丈,一口血水噴到嘉德殿門口的大柱之上,甚是猩紅。
繼而抽出手中佩劍,一劍劈斬而下,一個人頭早已順著嘉德殿門口的樓梯滾落了下去。
董卓怒目圓睜,手中沾滿血水的長劍直指蒼穹,怒聲嘶吼道,“汝等給我看好了,這便是刺殺我的下場”。
百官俱驚,紛紛低垂著頭顱,不敢言語。
太原王氏王允字子師,世代官宦,舉孝廉出身,曾出任豫州刺史,勤政愛民。大將軍何進(jìn)掌權(quán)之后,辟為從事中郎,遷河南尹。董卓擁立少帝即位后,代替楊彪,官拜司徒。
其在回京的途中,路經(jīng)一條小河,其下人在河邊休息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個女子,面色白煞,尚有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