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0年中旬,法蘭西王國首都巴黎。
伴隨著人權(quán)宣言在整個法蘭西掀起來的熱潮,民主一詞開始在巴黎這座被封建制度奴役了上千年的城市里傳揚,就連制憲會議中,也混入了少數(shù)與掌權(quán)者格格不入的‘理想主義者’。
自從人權(quán)宣言的勝利后,巴黎中部分議員就打算通過討好‘民眾’來提升自己的名望。
于是,在制憲會議中開始不斷出現(xiàn)各種匪夷所思的提議。
比如說,一個非常具有爭議,甚至觸犯了大多數(shù)權(quán)貴資產(chǎn)階級利益的議案,此時被一名滿腔熱情的議員喊出來。
“古往今來,偉大的法蘭西王國中總是有貪婪墮落的官僚和貴族,侵吞民眾和國家的財產(chǎn)。
此刻,我不光要將貪污罪定義為最惡劣的罪名,同時要為那些不知所蹤的‘贓款’界定一個公開公正的渠道。
以往,每一次查抄的貪官家財,都會以充入國庫的名義而消失不見,這一點即便是偉大的國王也很難查探清楚。
而且很多貪污犯的財富來自于受害者,不知多少人因為一名或幾名官僚的貪污而導(dǎo)致家破人亡,這些人雖然沒有直接提供贓款,但他們是貪污罪名之下的受害人,理應(yīng)獲得應(yīng)有的賠償!
我堅決提議,今后所有貪污犯那里獲得的贓款,都不能盲目充公,要切身實地的賠償給受害人?!?br/> 此提議一出,制憲會議的大佬們陷入到詭異的沉默當(dāng)中。
對方說的貪污問題不是第一次被拿到制憲議會上面探討,但這還是頭一次有人敢公開要把今后所有貪污的贓款都拿出來,補償給所謂的受害人!
這不就是克扣大家的‘外撈’么?
在場的大多數(shù)議員,都很清楚,貪污的贓款充入國家財政,說白了就是間接流入經(jīng)手官僚的兜里。
甭管是以什么樣的名義,凡是有關(guān)部門,都能得到不少油水。
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分贓福利,不然的話誰還有動力去抓捕貪污犯?
當(dāng)然,這種‘互利共贏’的事情大家私下里知道就行,拿出來說自然是不道德的,更不用說現(xiàn)如今伴隨著人權(quán)宣言的順利頒布,巴黎市那叫一個民意沸騰,這個議題如果真的被外面的巴黎泥腿子們知曉,恐怕就是一個大麻煩!
理所當(dāng)然的,提議剛落下,就有人站出來反對,而且有理有據(jù)!
“貪污犯貪污的贓款來源很難理清,畢竟沒人會在貪污的時候留下相關(guān)證明,到時候,涉案人員誰都可以站出來說自己是受害者或行賄人,還能編出一大串悲劇一般的故事情節(jié)。
到時候,我們該如何分辨真正的受害人和騙子?
更不用說,很多贓款未必是貪污犯貪污而來,或許是他從其他途徑渠道得到的,這些贓款充入國庫,為國家建設(shè)做出貢獻,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br/> 這番言論頓時得到了大多數(shù)議員的首肯。
不過臺上提出議案的那名議員絲毫不慌,他敢說出這個議案,其實就是為了讓自己揚名,他不在意議案是否會通過,也知道政治的本質(zhì)有多么骯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