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宮甘露殿內(nèi),一個身穿龍袍的中年男人笑呵呵的坐在龍案之后,欣賞著殿中的歌舞,身邊左右各有一個美貌的妃子相陪,這個中年男人正是大唐的開國皇帝李淵,只見李淵五十多歲的年紀(jì),方臉闊口長相十分威武。
????甘露殿是李淵的寢宮,本來是嚴(yán)禁任何外臣入內(nèi)的,但奇怪的是,大殿中除了李淵之外,在他右手側(cè)還坐著一個中年男子,左右同樣有兩個美女相陪,只見這個中年人白面長須,哪怕已經(jīng)人過中年,但看起來依然瀟灑不群,若是他再年輕幾十歲,定然是個卓爾不群的美少年。
????一曲舞畢,殿中已經(jīng)累的香汗淋漓的舞女盈盈的向李淵行禮,而李淵這時卻是笑著對旁邊的中年男子問道:“裴監(jiān),你看今天的歌舞如何?”
????“不錯,比之上次的確有了進步!”那個瀟灑不群的中年男子微笑著夸贊道,能夠被李淵請進甘露殿,而且還以裴監(jiān)相稱的人,自然就是號稱大唐第一相的裴寂。
????“好,既然連裴監(jiān)都說好,賞!”李淵聽到這里當(dāng)下大笑一聲道,隨后就一揮手,立刻有內(nèi)侍端著銅錢上前賞賜這些舞姬,結(jié)果引得舞姬們向李淵道謝后,又鄭重的向裴寂道謝,宮里的人都知道,有時候陛下滿不滿意倒是在其次,只要能夠讓裴相滿意就行了。
????等到舞姬退下去后,李淵再次舉杯與裴寂共飲,并且隨意的聊著一些朝中的事,說起來李淵和裴寂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哪怕他做了皇帝后,也從來沒把裴寂當(dāng)成臣子,而是依然以朋友待之,裴寂也是個妙人,竟然也真的把自己當(dāng)成李淵的朋友,這恰好迎合了李淵需要一個朋友傾訴的**,所以兩人之間的感情比之以前也更加的深厚。
????“裴監(jiān),二郎和三娘已經(jīng)把突厥人打退了,不過三娘受了重傷,為此我也擔(dān)心了許久,幸好后來她的傷勢慢慢的恢復(fù)了,等到戰(zhàn)事一結(jié)束,我立刻就讓她回長安養(yǎng)傷,算算日子也該到了!”這時李淵忽然提到平陽公主道,這段時間朝中最大的事情有兩件,一是打敗了劉黑闥,二是打退了突厥,兩件都是大喜事,不過平陽公主受傷的事也依然讓他感到后怕。
????“呵呵,三娘吉人自有天象,自然不會有事的,不過我大唐的江山也逐漸穩(wěn)固下來,三娘又是個女子,日后若沒有必要的話,還是不要讓她再上戰(zhàn)場了,萬一再出個意外的話,恐怕陛下會后悔一輩子??!”這時裴寂先是安慰了一下李淵,隨后又開口建議道,整個大唐敢把平陽公主稱為三娘的大臣,恐怕也只有他一個。
????“裴監(jiān)此話有理,劉黑闥氣術(shù)已盡,有太子坐鎮(zhèn)我很放心,剩下最大的威脅就是突厥了,不過二郎善于用兵,到時讓他坐鎮(zhèn)西北,倒也不和太擔(dān)心,另外我大唐猛將如云,三娘也的確該休息一下了,女人嘛,還是呆在家里相夫教子好一些,只是她和柴紹”李淵一提到平陽公主和柴紹的關(guān)系,一雙闊眉也不由得擰成一團,對于平陽公主和柴紹的事,他也十分的頭疼。
????“說起公主和駙馬,我剛剛得到一件關(guān)于他們的事?!边@時裴寂再次開口道,他和李淵交情深厚,哪怕是涉及到皇家的事,他也不需要像其它的臣子那么顧忌,這也使得李淵越加的器重他。
????“什么事?”李淵聽到這里也不禁皺起眉頭道,因為他從裴寂說話的表情能夠看出來,自己女兒和女婿之間肯定又發(fā)生了什么不好的事。
????“這件事就發(fā)生在幾天前,當(dāng)時公主剛剛離開慶州,晚上在寧州驛館休息,結(jié)果駙馬不知從哪里得到消息,趕到驛館想去探望公主,卻沒想到在驛館大門前與人發(fā)生沖突,而且還被對方毆打了一頓,這讓駙馬大為惱火,數(shù)次向公主要人,但卻被公主嚴(yán)辭拒絕了。”裴寂面色平靜的稟報道。
????“什么人這么大膽,竟然連朕的女婿都敢毆打,難道是馬三寶那個混貨?”李淵聽完之后先是有些惱火,隨即又想到敢于毆打柴紹的人中,恐怕也只有對自己女兒忠心耿耿的馬三寶了,如果是他的話,那這件事可就麻煩了。
????“呵呵,不是馬將軍,而是一個名叫李休的年輕人!”裴寂忽然一笑道,堂堂一個右驍衛(wèi)大將軍,竟然被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給打了一頓,他剛聽到這件事時也禁不住笑出聲來,同時也暗罵柴紹真是沒用。
????“李休?這個名字怎么有些耳熟?”李淵聽到李休的名字也是一愣道。
????“陛下當(dāng)然會覺得耳熟,前面時間這個李休曾經(jīng)通過馬三寶獻上傷口縫合之術(shù),救治了無數(shù)的將士,當(dāng)時太子與公主一起為他請功,陛下還賞了他一個致果校尉的散官,另外前段時間公主受傷,也是這個李休施展妙手,使得公主的傷勢好轉(zhuǎn),如果沒有毆打駙馬這件事,恐怕這個年輕人將會前途無量??!”裴寂再次笑道,不過他不知道的是,平時他喜歡吃的豆芽也是出自李休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