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于少林不同。
雖然他沒有少林歷史悠久,但其創(chuàng)派掌門張三豐那是當時奇才,以一篇平平無奇的《道德經》以武入道,花了八十年時間便白日飛升。
至此武當長盛不衰!
如今,厲千鋒三人已經來到武當山下,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厲千鋒算是明白為何少林寺那么香火鼎盛也被稱之為“衰敗”。
武當山除了香火鼎盛之外,最讓人驚嘆的就是那山上的一片建筑群??梢哉f武當山基本上已經把偌大一座武當上占滿了,大難一座真武觀的占地就已經比得上三分之一個少林寺,更別說再算上演武場,藏經館等地方了。
而厲千鋒他們三個一道武當派山門前,便見一個足有數人高的巨石佇立在眼前。
上書“解劍”二字。
相必這就是武林上大名鼎鼎的“解劍池”了吧。
原本這解劍池當初是武當派開山鼻祖張三豐所立,因為他認為武當雖然是江湖門派,可求仙問道終究才是本分。所以張真人當年立下這塊解劍池就是為了表明這么一個態(tài)度。
武當絕不輕易殘余江湖恩怨,如若要上武當山就請放下兵器,表明自己上山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江湖事。
可時至今日,這解劍池卻成了武當派耀武揚威的手段。
可以說普天之下,有資格帶劍上山的不超過一掌之數。
頗有些皇帝賜予大臣“賜劍上殿”的味道。
厲千鋒他們幾個自然也不例外,當他們來到這山門前的時候,便有一群武當山的道士沖了出來,擋住三人去路。
一個領頭的家伙大概三十余歲,一身藍色道袍,雖然手里拿著兵器,但說話還是頗為客氣地道:“幾位江湖上的朋友不知從何而來,到武當山有何貴干?”
厲千鋒見狀朝著那漢子一抱拳,道:“在下玉林山閻羅幫幫主厲千鋒,此次前來有要事要見貴派玉虛道長相商?!?br/> 如今的厲千鋒在江湖上也是頗有名聲的,所以到不至于報了名好人家不知道的尷尬。
果然,那漢子聽罷點了點頭,一揮手,示意身邊其余的武當弟子收起兵器,然后朝著厲千鋒一抱拳道:“師祖已經恭候多時,在下武當周庵,還請幾位卸下兵器,由在下為各位帶路?!?br/> 厲千鋒見狀道了一聲“有勞”,便拔出腰間雪飲刀交給朝著他走過來的那名道士。
夏侯俊和侯睿見狀也只能跟著解下兵器,侯睿拿出了那把**,而夏侯俊則隨手將手中的折扇遞了過去。
直到此時厲千鋒才知道,原來夏侯俊這家伙居然善使折扇。
周庵見厲千鋒三人配合,便也便也沒有刁難,而是閃過身讓出一條道路,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厲千鋒三人便順勢跟了上去,走了沒多久,三人便來都真武觀內。只見武當供奉的真武大帝神像之前,一名鶴發(fā)童顏的老道士正坐在一把太師椅上,閉幕而立,端的是仙風道骨。
相比這老道士便是武當如今的掌門,玉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