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evil敘述:山西是形意拳的故鄉(xiāng),但并非形意拳一枝獨秀。在不同的地區(qū)盛行不同的拳種。如下:晉中一帶盛行形意拳,現(xiàn)范圍更廣;晉北鞭桿;洪洞霍縣一帶通臂;忻縣、定襄的摔跤;祁縣則有戴氏心意拳和公立拳,公立拳或稱弓力拳,相傳是清中葉由八位少林名師集各門精華所創(chuàng)。
在國術組織方面,較著名的有1935年成立的太谷縣國術館,宋鐵麟、布學寬先后任館長,及成立于30年代的“山西國術改進研究會”和“山西國術促進會”。
山西國術促進會出版有《山西國術體育旬刊》,是了解當時狀況絕好史料。
半步崩拳敘述:山西人杰地靈,能人輩出。山西師家的太陽意拳淵源久遠,是古拳法中保留下來的不多的沒有套路以站樁練習為主的拳法。形意拳更是以山西為開端,本土的戴龍邦、車毅齋,外來戶李廣亨、宋世榮,還有前來取經(jīng)的李能然都是響當當?shù)奈湫g大師。對于他們我的疑問不多,但對于李復楨,我就了解不多了。最使我納悶的是李復楨的名氣是怎么火起來的?據(jù)說李復楨是以實戰(zhàn)出名的,但是,凡是以實戰(zhàn)出名的人都是生前就必然已經(jīng)出名,死后倒不一定還有名。象阿里、福爾曼、霍利費爾德、泰森等都是這樣。而李復楨剛好相反,他活著的時候并沒有什么名氣,正象前面有個朋友說的是名不見經(jīng)傳。在他死了三十幾年后,臺灣有個自稱是李復楨徒弟的人說李復楨如何了得,由于他那些東西與徐紀的觀點暗合,于是徐紀的徒弟松田龍智就把這寫進了他編寫的“中國武術”。
松田是個日本人,他自稱訪問過一些老拳師,但他到中國的時候,*才結(jié)束不久,許多地方他根本去不了,即使他自己摸去,也無人接待。至于中國歷史檔案館那時對外國人還不開放,他只有在門外轉(zhuǎn)游的份兒。就是北圖的特藏室他也進不去。所以,松平的“中國武術史”的近代部分主要是靠他的道聽途說寫成的。
即使是道聽途說,他也是按照他的師傅徐紀的口味兒取舍的。一看便知由于史料匱乏,靠故事來湊。當十幾年前松平隆智的書傳到內(nèi)地之后,“常勝將軍”這頂桂冠才加冕在李復楨的名下。這使我不得不懷疑這里面是否有后人為了飯碗去有意抄作前人的這種嫌疑。
車派形意拳在北京最出名的就要算武貴卿了,據(jù)老拳師們說武貴卿是李復楨的得意弟子,當年他來北平本來是為車派形意拳在北京創(chuàng)碼頭的。結(jié)果他遭了姚宗勛的道兒,栽在北京。所以,車派形意拳*前在北京興不起來。許多老練家子們都認為武貴卿的形意拳比唐鳳亭、唐鳳臺兄弟的形意拳遜色多了,所以武貴卿栽了后就去找唐家兄弟為他擺平。本來歷史問題就象陳年爛谷子沒多大意思,但是現(xiàn)在各派形意拳的練法出入很大,如果我們弄不清楚誰行誰不行,就不知道該按誰的規(guī)矩練。為什么被現(xiàn)在的人說成是實戰(zhàn)高手的李復楨,生前卻沒有留下什么名氣?他到底都打過誰?為什么他的徒弟沒有象河北的朱家兄弟那樣在全國的國術國考上為形意拳揚名?還是去了,沒拿到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