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對大宋忠心耽耽的老臣下定了以身殉國的決心之后,經(jīng)過連夜商議,第二天一早就開始了緊張的軍事布置。無數(shù)的民夫?qū)L木擂石送上了城頭垛口,而守城軍士們也在各自將官的率領下,將城內(nèi)僅存的五架投石機和十幾臺守城弩細心的架設在城頭各處。
既然已經(jīng)存下了以死報國之心,劉建民和張春林在探馬傳回元軍大隊人馬抵達福安、南屏一線的消息后,干脆下令將寧德城內(nèi)的四個城門用巨石和沙袋全部封死。
下午時分,東、西、北三處城門已經(jīng)封死,寧德城南門處也同樣堆滿了準備封死城門的巨石和沙袋。
城門洞開處,福建安撫使劉建民和寧德知府張春林將最后一波離城的家眷送出了城門。劉建民的幼子劉正華和張春林的幼子張青賢,帶著兩家的女眷和年幼的孩子被強逼著撤往福州。
出城之后,聽著身后沉重的城門吱吱啞啞的關閉聲,一眾女眷們終于忍不住抱著懷中的幼子痛哭失聲。四城鎖死,外無援軍孤軍守城的結(jié)局是已經(jīng)注定了的。
握著長槍的手上青筋迸露,可是十七歲的劉正華卻強忍著眼淚沒有回頭。自幼就不喜讀四書五經(jīng),卻對兵書戰(zhàn)策愛不釋手的劉正華如今也自詡是一個身強力壯弓馬嫻熟的勇將了,可是空有殺敵報國之志,卻被父親和長兄以幼子承繼家族香火的理由,強行趕出了寧德城。這讓空有一身超群武藝的劉正華滿心不甘,可是卻只能在老父的嚴令下帶著二十名劉家親衛(wèi)護送著一群婦孺前往福州城。
出城三十里后,劉正華輕輕勒住了坐騎跳下馬來。大步走到身后的馬車旁,對著車內(nèi)的長嫂和姐姐堅定的說道:“大嫂、姐姐,如今寧德城與福州之間尚無元軍蹤跡,有張家青賢兄弟帶著十名親衛(wèi)護送你們前往福州想來無憂。父親和張大人給太傅大人的手書你們也一同帶上,小弟還有些事要去辦就不隨大嫂和姐姐同行了?!?br/> 從懷中將書信遞入馬車內(nèi)時,馬車內(nèi)頓時傳來了大嫂和兩個侄兒的大哭聲,可是身為劉正華的雙生姐姐,十七歲的劉正芬卻只是默默的流著淚,輕輕將弟弟手中的書信接了過來。
“正華,姐姐知道你自幼就志向非凡,如今國破家亡正是男兒為國建功之時。姐姐知道你的性子,想來也攔不住你,可是姐姐有句話你一定要記住,且不可空有熱血與賊軍硬拼,留得有用之身方能為國為家取得更大的功勛。父親和長兄已有以身殉國之志,你若是再有不測,大嫂和我?guī)е鴥蓚€三四歲的孩子又該如何生活?咱們劉家與元賊的血海深仇又有誰來報?”說完這一番話,劉正芬流著淚放下車簾,可是旋即又忍不住掀起車簾,對著弟弟哭喊道:“正華,姐姐到福州等你,你一定要平安回來啊!”
與家眷分開后,身邊只帶著十名親衛(wèi),劉正華趁著快要降臨的夜幕,輕騎趕回了寧德城外的一處百姓逃散一空的小村莊里。寧德城已經(jīng)封死四門,不過劉正華也根本沒想過要入城,在他的心里有著一個更加膽大妄為的計劃。
早在長兄前幾天殲滅了兩百黨項騎兵之時,劉正華就已經(jīng)暗地里收集了十幾套黨項騎兵的衣物,被父親趕出城時,不出意外又將守城用不到的戰(zhàn)馬都交到了劉正華一行人手中,如今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等元軍到來了。
換好了黨項人的衣物,與身邊十名追隨劉家多年的忠勇親衛(wèi)們逐一擁抱后,一行十一人組成的騎兵小隊趁夜向福安和南屏一線潛行而去。
南屏縣城內(nèi)現(xiàn)在滿城燈火如晝,親率五千黨項騎兵星夜趕到南屏的大元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桓此刻正在南屏縣衙內(nèi)暴跳如雷。整整兩百名最精銳的黨項鐵騎,居然悄無聲息的被宋人全殲了。
身為西夏皇族后嗣,西夏末帝李睍的孫子,李桓在內(nèi)心深處又豈能沒有一點的私心和野望,近五年來,昔日追隨自己從興慶府出征的五萬黨項精銳,在連年征戰(zhàn)中已經(jīng)只剩下這五千多人了。要知道,自五十年前,蒙古人平滅西夏至以來,黨項人就一直被逼著出兵為蒙古人東征西討。數(shù)十年間,整個黨項精銳可以說是十去九空。
可是即便如此,大元朝丞相伯顏大人,仍然沒有一絲將李桓所部調(diào)回興慶府休整之意。反而以李桓戰(zhàn)功顯赫的名義,一面加官進爵封賞不停,一面又調(diào)撥了二萬精銳漢軍,繼續(xù)嚴令李桓率部出征。
“丞相大人心里恐怕還是對我不放心啊,整整五十年了,夏國故地上,除了老弱婦孺還有多少精壯的黨項漢子啊?”想到這里,李桓不禁愈發(fā)的怒火中燒。喚來主管前軍探馬的統(tǒng)制拓撥烈,二話不說,就令親衛(wèi)將其吊起來狠狠抽了二十鞭子。
等混身累累血痕的拓撥烈被放下來再次跪伏在李桓面前時,李桓這才怒聲問道:“你身為前軍統(tǒng)制,派遣探馬斥候時都是怎么安排的,居然旁若無人的進駐城內(nèi)過夜,如此驕縱自大,你們就沒想過宋軍會偷襲嗎?整整兩百隨本官南征北討多年的黨項精銳啊,放馬戰(zhàn)陣之上,就是二千南蠻也根本不可能攔住他們,可是卻如此窩囊的葬送在這區(qū)區(qū)小縣之內(nèi)?!?br/> 狠狠的當眾懲罰自己的同族親信大將,李桓也借機將軍中諸將逐一敲打了一遍。所謂驕兵必敗,身為掌軍多年的宿將,李桓心中也很清楚,其實軍中上下甚至是自己心里都充斥著對宋軍戰(zhàn)力不屑一顧的看法。如果是依城堅守可能麾下軍將還多少還會有些顧慮,可是宋軍出城野戰(zhàn)或是攻堅,這樣的事已經(jīng)多少年沒有遇到過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