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上左相陳宜中和太傅張世杰在一番合計之后,在陳宜中的堅持下猶豫不定的張世杰終于還是同意了退兵之議。
站在兩人身后的集賢殿大學士江濤終于忍不住開口插言道:“左相大人、太傅大人,下官雖不通軍事,可是仍有一事不明。如今泉州市舶司的船只并不在碼頭內,我們這一退,朝廷豈不是將這數(shù)百艘大船盡數(shù)拱手送給元人。到時朝廷遷至瓊州,元人有了這么多現(xiàn)成的船只,渡海來攻瓊州豈不極為便利。再則,如今我們這船隊之中本就擁擠不堪,碼頭上這兩萬新軍又該如何撤離?”
左相陳宜中聞言不悅的看了江濤一眼,拂袖說道:“江學士既然不通軍事,又何必妄言邀戰(zhàn)?如今皇上圣駕在此,新軍又兵甲全無,對上近萬強敵,你難道想讓皇上身陷險境嗎?唯今之計也只有壯士斷腕,除了方、周二將和少量老卒之外,余下的新軍就先舍棄算了。等朝廷遷到瓊州之后,傳檄天下自然會有我大宋百姓競相來投,再組新軍又有何難?”
眼看著左相扯著皇上安危的大旗,意圖將兩萬多新卒棄之不顧,而太傅雖然面色難看卻也只是一言不發(fā)默認了左相的建議,就連素來極少開口的佟陽、韓猛兩人也忍不住在張世杰耳邊輕聲懇求道:“太傅,這兩萬多新卒皆是各地忠義百姓聞風來投,若是就這般棄之不顧,只恐以后朝廷聲名受損啊。而且這批新軍如今已經經歷過戰(zhàn)斗,只要能接應出來,日后操練成軍也是朝廷一大戰(zhàn)力啊。”
暈船嘔吐讓張世杰本就是強打精神支撐著,如今眼見手下兩員大將也出來反對,連站都站不穩(wěn)之下哪里又有心情和氣力來給他們解釋。而且朝廷向來對于武將們的意見又并不重視,所以張世杰只是輕輕朝兩人揮了揮衣袖,示意兩人不必多言。
當張世杰揮袖時,偏巧一股海浪涌來,龍舟輕輕一晃又恢愎了平靜,可是全身酸軟無力的太傅大人卻被這一晃弄的直接從身下的坐椅上滑倒在地來了一個大跟頭。摔倒在地后,連日來吃什么吐什么被暈船折磨的半死不活的張世杰直接就暈死過去了。
看到張世杰暈倒,太傅親衛(wèi)們也急忙上前服侍,將張世杰抬到軟榻上又是灌水又是撫胸,可是太傅大人雖然呼吸平穩(wěn)了下來,人卻仍是昏迷不醒。這下連佟陽和韓猛兩人也慌張起來不敢再開口,而左相陳宜中見狀,也只好站起身來對他們兩人說道:“佟陽、韓猛,你二人先回各自軍中吧,安撫好軍士,跟著本相一道先到鷺島再說吧。泉州到鷺島不過半日船程,到時也好讓太傅大人好好恢愎身體?!?br/> 眼看著在陳宜中的堅持下,朝廷就要拋棄碼頭上的兩萬多新軍準備逃之夭夭。趙昰忍無可忍之下終于站了起來,先是重重的怒吼一聲:“朕不同意!”
在左相和幾位大學士們驚詫的目光里,趙昰滿臉怒火的站在那里,用手指著左相陳宜中說道:“左相身為朝廷百官之首,竟然意圖拋棄數(shù)萬新軍,若真如此,朝廷還有何威信可言。面對區(qū)區(qū)萬人的海商私軍,手握五萬大軍竟不敢與之一戰(zhàn)?那異日若是遇上元軍兵馬,左相又準備如何呢?”
被趙昰突如其來的怒火驚呆了,從來沒想到十歲的皇帝竟然會直接當著眾人的面指責自己這個當朝首輔,臉上青紅不定的陳宜中也只得干咳了幾下,想著用什么辦法來安撫一下趙昰。
可是不等陳宜中開口,趙昰直接又轉向幾位大學士中年紀最大的錢玉昆問道:“朕記得前些時日里,大學士曾教朕讀過《荀子*榮辱》。朕還記得里面有段話:以偷生反側於亂世之間,是奸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其慮之不深,其擇之不謹,其定取舍楛僈,是其所以危也。”
聽趙昰背完了這句話,陳宜中已經面如死灰了,皇帝這是當著眾人的面,在罵自己茍且偷生,是奸人之屬啊。雖然趙昰年幼尚未親政,可是他畢竟是大宋的天子,是所有臣子效忠的對象。君臣綱常之下,無論趙昰說的是對是錯,陳宜中都無法反駁,更何況趙昰的意見還是極有道理的。
年幼的皇帝當面指責當朝首輔,被這突發(fā)事件驚呆了的幾位大學士們都有點不知所措。真正能掌握軍隊的太傅如今昏迷不醒,左相被皇帝這一下弄的狼狽不堪,一時之間也不能再下令讓船隊繞行離去。
強行制止了左相的行為后,趙昰也趁勢繼續(xù)開口道:“朕不想做那茍且偷生之輩,也做不出拋棄數(shù)萬新軍的不義之舉。你們莫再以朕的安危為由只想著逃避了,朝廷淪陷至此,除非遠遁海角天邊否則總是要和更加強悍的元軍對陣的。既然如此,若諸位卿家真有中興大宋之志,就鼓起勇氣先把這些海商私軍打敗吧?!?br/> 聽了趙昰的話,左相陳宜中在沉默中打量著身邊的佟陽、韓猛二將,在太傅昏迷時如果這兩人仍然聽從太傅方才的話堅持退兵繞路,那么皇帝就算再鬧也只會被人當成小孩子發(fā)脾氣,到時自己只要故做大度,想來此事也傷不到自己在朝廷中的根基。
佟陽和韓猛現(xiàn)在都很糾結,太傅昏迷前已經明確作出了命令,可是皇上這一番話卻實在是說到了兩位大將的心里。身為武將,怯敵退縮本就是最大的恥辱,而讓他們拋棄碼頭上的兩萬新卒也同樣如此。正在兩人猶豫之間,趙昰又對著集賢殿大學士江濤問道:“江學士,朕記得《荀子*榮辱》中還有另外一段話: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死傷,不畏眾強,恈恈然唯利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為事利,爭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恈恈然唯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br/> 背完了這段先賢荀子對勇的評價后,趙昰對著江濤問道:“以江學士看來,碼頭外那些海商私軍,憑著賈盜之勇,能不能戰(zhàn)勝朕和朝廷新軍這士君子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