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丘上,仲牟望著戰(zhàn)場,心中擔(dān)心,手上不自覺地握緊了腰中的黑匕。這黑匕并非族中之物,甚至無人識得,但卻是四伯這等高手都稱贊的利器。他只要握住這從醒來便隨身的家伙,便覺心安不少。
驪戎氏也擔(dān)憂道:“我聽族里巫老們說起過,族中記載,周國的車陣似乎叫‘軒轅十方’,據(jù)說分兩儀、三才、四相、五行、六合、七宿、八卦、九宮、十方,隨意拆合,有無窮變化,對一人可用,對十人、百人、千人都可用,很是厲害,爹與周伯雖熟,怕也沒有親身接陣過,會不會有事?”
倒是伯來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阿爺?shù)囊徽幸皇?,道:“阿爺無敵,還有大青,能勝。”
眾人關(guān)切之間,場上的戎胥甸于三車圍聚的中心,發(fā)力揮刀撥開左前而來的刺頸銅矛,嘡地一聲蕩開,震得敵將一步趔趄狠狠撞靠扶桿,一雙虎口崩裂,銅矛險些脫飛。
一招雖敗,周將銜接默契,不給戎胥甸第二刀追殺時機,便有銅鉞銅矛先后搶至,一取右耳,一取左肋。戎胥甸回臂揚腕,以刀柄急磕右耳鉞刃,借反震落刀頭,格擋左肋矛尖,再重重掃出,更順勢擊飛射向面門的冷箭。
刀不停,身再轉(zhuǎn),刀抵后頸,架開又一把銅戈。
六員周將配合極其嫻熟,有攻有守,有進有避,互為援引,互為救扶,有時甚至于車駕間縱躍換位,人車相協(xié),暗含無窮機巧,令戎胥甸無論何時何處總被兩三道兵刃纏身。
隨著交鋒持續(xù),六將自身血氣勁力,被一種無形之道牽引激發(fā),甚至隱隱相合,力達數(shù)鼎,超過了六將自身之力,讓戎胥甸也不敢大意,漸漸使出了罡身的全力。
雙方連續(xù)換招,殺招應(yīng)接不暇,招招索命。一方穿插如蜂,急風(fēng)驟雨,一方巋然若山,依故從容不迫。
旁人只覺驚心動魄,丘山眾人更是看得一陣揪心。仲牟、伯來兩小面容緊繃。
四伯季廣皺眉道:“我記得這六員周將都是周族中的頂尖高手,可算是周伯的左膀右臂了,六個銅骨境,再加上弟妹說的甚么軒轅陣,爹這是玩大了,怎么也該叫伯承大哥一同出戰(zhàn)?!?br/> 淳夏道:“少夫人的驪戎部不愧是源自黃帝時的有蟜一族,連“軒轅十方”這等姬族秘傳都有記載。周國這車馬配合,看似雜亂隨心,其實內(nèi)含章法,更有巫血秘法激發(fā)武力。二十年前,鬼戎西北諸部落的十二翟王,兇威赫赫,連戎胥甸也不愿輕啟戰(zhàn)端,那時的周伯僅以銅骨境修為,親率族中兄弟組成六合車陣,將諸王敗于車陣下,獻俘于殷商,一戰(zhàn)令天下驚動。這六將雖是后輩,但十幾年來,也已盡得陣法精妙,我西北不知有多少部落高手命喪在這車陣之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