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東宮強橫的軍事實力。
“太子殿下,您先別生氣,保重身體為重,要不我們幾個先商量商量該怎么辦?實在不行就派兵把他們趕走,您先休息著。”
見到朱胖胖被氣成這樣,三楊三人連連安撫。
心里更是懊悔,自己三人就不該來。
那些學子們想坐就做唄,等朱棣回來了,他們估計就會被嚇跑了。
這幫人敢在宮門口靜坐,無非就是看太子仁德,想借此機會展現(xiàn)下自己的骨氣,以此在文壇撈一些名聲。
要是朱棣在皇宮,這些人打死都不敢靠近。
上一批這樣逼宮的人,墳頭草已經(jīng)割了好幾茬了。
朱胖胖順了幾口氣,擺了擺手。
想了會兒,對著三人道:“把他們趕走也不是辦法,天下文人都在盯著呢,如果我們把他們趕走了,就是代表著我們心虛了。”
“楊榮學士!”
“臣在!”
楊榮上前一步,躬身領(lǐng)命。
朱胖胖交代道:“你告訴他們,曲阜內(nèi)現(xiàn)在還存在瘟病,他們想去…可以,但在沒有確定絕對安全之前,是不許離開的。并且你告訴他們,進入里面有很大的死亡風險,如果出了意外,朝廷可不負這個責任?!?br/>
楊榮聽完愣了一下,看著朱胖胖問道:“殿下,真的讓他們?nèi)ィ俊?br/>
朱胖胖輕笑一聲,反問道:“是啊,我讓他們?nèi)ィ蓡栴}是知道里面的情況嚴重性,他們敢嗎?”
這不是朱胖胖看不起這些學子,而是非常了解這些人。
平時這些人打打嘴仗,紙上談兵,批判抨擊一下朝廷的政策還行。
真要這些人到危險之地,隨時可能丟命的地方,九成以上的絕對會立刻慫。
你們不是想去嗎?
行啊,我答應(yīng)你們。
我還把里面有多么危險也告訴你們。
你們只要有膽子不怕死,隨便去。
朱胖胖就不信了。
那些享受著名聲,每天過著錦衣玉食的大儒們,真會冒著丟命的風險前往曲阜。
經(jīng)過朱胖胖這一提,楊榮也回過神來。
這些人敢坐在皇宮門口靜坐,不就是覺得朝廷心虛,不敢讓他們?nèi)帷?br/>
趁著朱棣不在,在門口坐幾天,逼一逼這個仁德的太子,等朱棣快到家了,隨便找個理由就趕緊走。
只是坐了幾天,就得到了名聲和聲望,而且還沒有生命危險,何樂而不為。
想明白了這些,楊榮抱拳深深地行了一禮。
“還有別的事情嗎?”
見三人領(lǐng)會了他的意思,朱胖胖想趁著媳婦不在,再處理幾件事情。
三人頓時有些猶豫。
朱胖胖的身體他們都清楚,都不想讓對方再疲勞下去了,如果不是這事有些不好處理,他們都不會麻煩朱胖胖。
“好了,我身體我清楚,再處理幾件事還是沒問題的,如果有什么急事要事,趕緊趁這個機會說,待會兒太子妃來了,就沒機會了。”
三人一聽也不再猶豫,楊士奇又拿出了一份奏章。
“福建那邊奏報,自打鄭和船隊離開以后,倭寇多次襲擾海疆,福建布政使上書,請求朝廷恩準福建如山東那樣組建備倭軍?!?br/>
“山東備倭軍!”
朱胖胖想了一會,才想起山東確實有這支軍隊。
這次軍隊的人數(shù)不多,還在沿海區(qū)域分散成各個衛(wèi)所,總兵力加起來才一萬多人,是朝廷標準的二線部隊。
其組建的目的,就是防備山東區(qū)域的倭寇。
精銳程度跟朝廷的三大營以及各省一線主戰(zhàn)部隊,比起來還是有點差距的。
“地方組建軍隊,這件事我做不了主,還是等老爺子回來再說吧!”
“至于倭寇方面……”
朱胖胖猶豫了一下,看向楊士奇問道:“我記得瞻圭的海船部隊在兵部掛職了吧?”
楊士奇連忙點頭確認。
“太孫殿下給他們定名為大明海軍,并且還申請了一個叫什么海軍陸戰(zhàn)隊的部隊名字?;噬夏沁呉呀?jīng)批準了,除艦船人員外,海軍陸戰(zhàn)隊定的是萬人編制。天津海軍基地前段時間向兵部發(fā)公文報備,人員已經(jīng)招募齊,正在訓練當中。”
朱胖胖點了點頭,沉吟了一下,對著楊士奇下令道:“他們跟瞻圭在海上混了這么多年,對于這方面肯定非常熟悉。你們兵部傳令給李虎指揮使,冰雪消融之后,讓他們前往福建訓練,震懾一下那些倭寇。如果遇到倭寇,朝廷給他自主形式的權(quán)利,唯一的要求就是讓他保證沿海區(qū)域的安全?!?br/>
“后勤補給方面,你也讓他放心,朝廷這邊會給福建布政司下命令,讓他們?nèi)χг笄??!?br/>
楊士奇連忙點頭記下了命令,寫完之后,又不放心的詢問朱胖胖,“要不要跟太孫殿下說一聲?這畢竟是他的私人軍隊?!?br/>
朱胖胖擺了擺手。
“我會跟他說的,還有,在兵部登記過的部隊是屬于朝廷的,不是什么私人的?!?br/>
楊士奇笑了笑,也不再多言。
這話表面聽聽就行了。
現(xiàn)在滿朝文武,誰不知道老爺子已經(jīng)開始給東宮加持武力了。
三大營的神機營。
新出現(xiàn)的大明海軍,以及一只萬人力量的海軍陸戰(zhàn)隊。
總體兵力加起來已經(jīng)接近八萬人。
當然了,這么大的基數(shù),其中占大頭的是海軍部隊。
沒辦法,那些艦船實在太大了,一艘船一二十號人根本就擺弄不起來。
駕船人員、火炮操縱人員、以及近戰(zhàn)人員。
一艘戰(zhàn)船人數(shù)差不多將近千人。
大明海軍基地那邊向朝廷報備的,可是有戰(zhàn)艦38艘,各類型補給船只20艘。
也就是說朱瞻圭的大明海軍,總共有各類艦船58艘,每艘船按1000人來算,就有58000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