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朱高煦:老三,咱們聯(lián)手,弄死這小王八蛋吧!
抬手讓解縉起身,朱瞻圭起身走下階梯,對著所有官員道:“昨天,國子監(jiān)學子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吧?!?br/>
群臣精神一振,明白皇上的處罰要來了。
“陛下對此非常震怒,覺得他對學子文人的寬容,讓他們越來越放肆?!?br/>
朱瞻圭走到宋軒面前,看著其緩聲問道:“太祖皇帝也就是我的太爺爺有過規(guī)定,監(jiān)生不得議政,不知宋祭酒是否還記得?!?br/>
宋軒撲通跪倒在地。
“太祖皇帝之言,臣不敢忘!”
朱瞻圭微微點頭,“沒忘就好?!?br/>
轉(zhuǎn)身走上階梯,朱瞻圭環(huán)視所有人。
“其實不單單是國子監(jiān)的學子,隨著國泰安康,各地學子的那股清高勁,可以說都冒了出來。”
“好一點的借著功名,耍耍威風,騙騙女色。而那些可惡的,既然已經(jīng)開始跟朝廷作對了?!?br/>
“太祖皇帝優(yōu)待有功名的學子,給了他們無上的待遇,免除了他們的徭役和稅賦,就是想讓他們不被外界打擾,安心的做學問,然后報效朝廷,回報天下百姓?!?br/>
“可他們呢?”
“他們是怎么報答太祖皇帝的?”
“打著太祖皇帝給他的優(yōu)待,不思忠君報國,反而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幫助商人躲避朝廷賦稅,收他人土地在自己名下,幫他人躲避徭役和賦稅?!?br/>
“他們這是在干什么!”
“他們這是在報效朝廷嗎?”
“不是!”
朱瞻圭一聲低喝,不少臣子下意識身子抖了一下。
不知為何,他們覺得朱瞻圭此時身上的氣勢,和朱棣朱元璋很像,十分嚇人。
“他們這是在吸朝廷的血,挖朝廷的根。他們正在正一點一點的把大明朝,把咱們往深淵中一步一步的推?!?br/>
“他們這是在一步步的摧毀大明?!?br/>
朱瞻圭這憤怒的話語,讓整個大殿死一般的安靜。
這些有功名的學子做出的事情,在場之人誰都知道,但卻沒有一個人敢把這事給提出來。
沒辦法,這牽涉的實在太廣了。
就好比朱元璋在世的時候空印案,本來只是大家都習慣的潛規(guī)則,結(jié)果被朱元璋知道以后,直接大發(fā)雷霆,造成了轟動天下的空印案。
如今有功名的學子,幫助商人農(nóng)人躲避稅賦和徭役的事情,恐怕這事一點都不比空印案小。
朱瞻圭伸手點了點下面的官員,“不要把我們皇家人都當成傻子,我們也有眼睛,也有耳朵。你們做的每一件骯臟齷齪的事情,我們心里都一清二楚。不跟你們立刻清算,那是看在你們?yōu)槌⒆隽诉@么多事情的份上,讓你們自己改過自新。”
“一旦我們皇家拿你下刀了,這就代表著皇上和朝廷已經(jīng)對你們失望了?!?br/>
“諸位臣公,奉勸大家一句話?!?br/>
“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br/>
“你們閑的時候,都把你們的心肝脾肺腎都拿出來,洗一洗收拾收拾,別等著爛完了,沒機會了,才去后悔?!?br/>
朱瞻圭說完,對著下方拱了拱手。
“各位不要誤會了,這話不是我要對你們說的,是皇上讓我傳給你們的?!?br/>
朱棣:……
“宣旨!”
看著所有低頭不語的臣公,朱瞻圭一揮衣袖,轉(zhuǎn)身往后殿而去。
“臣等恭聽圣言!”
沉默的群臣跪倒在地,恭聽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小鼻涕這一開頭,所有人心里一沉。
皇上的圣旨開頭,有三種宣讀的方式。
分別是詔曰:敕曰:制曰:
敕曰,是調(diào)動某個官員或者是任命某個職務(wù)用的開頭。
其語氣中涵蓋著一絲警告,意思就是我給你升官,你就要好好的報答朝廷,否則我饒不了你。
制曰,是皇帝恩賞的口語。比如說賞賜金錢,以及各種物品,或者是爵位,在這種情況下,是用的這個開頭。
詔曰,那就不一樣了,這種開頭是公告給天下臣民百姓的。
只有在朝廷有大變動,如皇帝登基,封太子,立皇后,有改變國家整體的政策變動,才會用這種開頭。
所以小鼻涕一念出圣旨的開頭,所有人心中都明白,朝廷可能要有大變動了。
朱瞻圭封太孫的事情,朱棣已經(jīng)決定在北征回來之后再辦這件事,所以今天這個圣旨,絕不會是關(guān)于立太孫的。
“朕待士子宥以仁,爾等取功名以謀私,罔忠義而不法,天下害之?!?br/>
“朕心甚怒,學文者,國之根本,文明之傳承。而等如此之舉,豈不有違圣言乎!”
“顧今日朕設(shè)立文曲院,管理天下文人仕子科舉之事?!?br/>
“前翰林院學士解縉,為人正直,聰敏過人,忠君體國,茲任命為文曲院院正,領(lǐng)正四品官銜,主持文曲院。欽此!”
“臣,解縉。叩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圣旨念完,解縉叩頭謝恩。
“解院正,恭喜了!”
小鼻涕笑呵呵的走上前,將圣旨和官印任命書遞給了解縉。
“公公客氣了!”
解縉連忙拱手道謝。
隨后歉意道:“下官最近有很多事要忙,等回頭有時間了,一定請公公喝幾杯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