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當(dāng)所有稻子都收全,也快到八月中秋節(jié)了,長樂鎮(zhèn)只種一季的稻子,冬季是要種小麥的,這收了莊稼,便又緊鑼密鼓的種起冬小麥來。
王元兒收到了第一年的租子,足有幾百斤的稻谷,她留了一年的口糧,剩余的全部賣了米鋪,也進賬不少。
河署建了快三個月,已經(jīng)在收尾的狀態(tài)了,但并沒有多少人離去,因為這河道也還要修建呢,而且,慢慢的有不少的商人前來開鋪子做生意了。
這是王元兒樂于見成的,人多就熱鬧,生意自然就會好,也就更繁華,若是一直都這樣就更好了!
想到那未來的山洪暴發(fā),王元兒就覺得堵心,若是不能阻止它的到來,那么有沒有什么法子可以將傷害和損失降到最低呢?
最郁悶的是,她不能和別人說,也就得不到這個答案,不過,沒人說,書本上呢?
這日,王元兒交代清兒她們看鋪子,她自己則去了一趟書局。
書局在中心大街,掌柜也是認識王元兒,見她來了便笑問:“這是來寄信呢還是怎的?”
“許掌柜,我來尋兩本書?!蓖踉獌盒χ亓艘痪?,想了想又問:“有沒有關(guān)于治水之類的書本呢?比如史記的有沒?!?br/> “你這丫頭咋想看那些書呢,你去最里邊的書架子找找?!痹S掌柜指了方向。
王元兒順著他指的方向很快來到那架子,指尖劃過那些泛黃的書本,看到一本北朝史記,便抽了起來。
這時極厚的一本書,重得很,一時半刻肯定看不完的,王元兒翻了翻,只覺頭疼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