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侯爺,你應該比我還清楚吧!”
登基大典的場地上,董卓臉上略微帶著笑意地看著晉陽侯張揚。
聞言,晉陽侯張揚臉色頓時變得鐵青,或許別人不知道,但是他卻知道董卓的這話的言外之意。
因為此時董卓談起了他手掌洛陽兵權(quán),不正是在諷刺晉陽侯張揚嗎?因為當時正是中常侍張讓和晉陽侯張揚等人幫助他,刺殺大將軍何進,奪得了洛陽兵權(quán)。
而且當初,還是晉陽侯張揚親自去相國府勸說董卓的,但如今,董卓已經(jīng)勢大位高,早就已經(jīng)不再是當初的那個董卓了。
“你......”一提起董卓是怎樣獲得洛陽兵權(quán)的事情,晉陽侯張揚頓時不知道該如何回復董卓,也只能狠狠地一咬牙,心里罵道董卓真不是個人。
隨后,晉陽侯便是直接揮了揮衣袖,然后直接躲在了一邊,獨自生著悶氣。
于是,董卓又是恢復了之前那種眾星捧月的樣子,一臉笑呵呵地迎合著周圍人對自己的吹捧。
伴隨著司徒王允和太尉張溫的到來,董卓也是立馬瞧見了他們,旋即臉色變了一下,不再是笑吟吟的模樣,而是滿臉的嚴肅中帶著些許尊敬。
“張老!”董卓徑直走到了兩人面前,恭敬地開口道。
聞言,周圍人頓時一愣,他們大多數(shù)人也還是知道董卓早年是太尉張溫給栽培起來的,但完全沒有想到,董卓此時面對太尉張溫竟然是如此的尊敬,畢竟現(xiàn)在的董卓,可不是當初在太尉張溫手中的時候那樣,籍籍無名。
司徒王允看了看太尉張溫,不禁臉色有些復雜。
而太尉張溫卻是沒有給董卓一個好臉色,老臉一黑,直接繞過董卓,來到了場地的上方,因為他是主持人,登基大典的諸多事宜都是他來把握。
這一幕,不禁令多少人捏了一把冷汗,他們沒想到太尉張溫竟然這么不給面子,直接忽視了如今勢大位高的董卓,如果是別人,恐怕第二天就會被貶下獄了吧!
不過,令他們更加吃驚的是,董卓只是輕微的笑了笑,并沒有為此而惱怒,然后緩緩地走向了自己的位置,不作聲色,著實令他們有些看不懂。
太尉張溫來到登基大典的上方,而李玉竹也是跟在其身后,作為一名助手的位置。
“諸位朝之重臣,明日乃是大皇子殿下的登基大典儀式,按照我朝歷代慣例,今日舉行一次演習,張某在此多謝諸位朝臣的配合,現(xiàn)在,演習開始?!?br/> “奏樂!”太尉張溫剛剛說完,一名太監(jiān)便是直接大聲喊道。
于是,場下的邊上的一排樂官便是還是演奏著一種略微有些悲壯的曲子。
這次的登基大典的儀式還是挺復雜的,先是奏禮樂,恭迎新任皇帝陛下登場。
待大皇子劉辯出來以后,何皇后也會隨著出來,不過主要的還是大皇子劉辯。這時,就是大皇子劉辯帶著所有官員,祭祖。
所謂的祭祖,那便是依次在天壇,地壇,太廟,社稷壇上香匯報此事,給天,地還有自己的先祖通報一番,并且還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禮。
祭祖完了之后,就是“回拜位”。也就是樂官奏著“景平之章”的一首曲目,然后大皇子劉辯便是隨著音樂拿上自己的自己的一塊玉如意,從祭祖的地方來到所有朝臣的上方,象征著他已經(jīng)走向了皇位。
隨后就是傳國玉璽的交接,這個必然是由何皇后出席,將傳國玉璽交到大皇子劉辯的手中。
這時,大皇子劉辯便是跪著接過傳國玉璽,坐上那個至尊之位。
然后,就是文武百官,祭祖,朝拜,對著新任皇帝陛下行三跪九叩的大禮。
這之后,新任皇帝陛下就要為所有朝臣依次為獻爵,也就是該封賞的封賞。
隨后,會有一群男子來跳舞,跳完舞之后,皇帝會再次對著自己的祖先行三跪九叩的大禮,然后將祭品送燎爐焚燒,然后再起駕返宮。
至此,登基大典結(jié)束。
這次的登基大典演習,一切順利,并沒有發(fā)生什么意外之事,都是按照太尉張溫心中所想的正常進行。
......
傍晚,晉陽侯府。
晉陽侯張揚回到府上的時候,臉色極其的難堪。
他倒不是因為擔心自己會被董卓給怎么樣,畢竟他的爵位擺在那兒的,而且那可是先皇漢靈帝親自賜下的爵位,只要他不干出什么傷天害理的事來,就連大皇子劉辯,或者是新任皇帝陛下也不敢隨意地處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