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正常的學員來說,早餐之后不宜馬上運動。
下一節(jié),武院安排的是學識課。
這種課程主要講的是關于青陽修行界的一些知識。
包括歷史變遷、周邊環(huán)境、修行資源、勢力分布等等。
蘇緣以前準備走仕途,對這些東西也曾研究過,所以聽起課來沒有什么障礙。
課堂上,教員只會給他們講個大概。
如果想要詳細了解,需要他們自己去藏書樓查詢相關典籍。
學識的掌握,并不是龍門大考的科目
不過龍門大考里有綜合試,掌握更多學識的學員,在綜合試里將更具優(yōu)勢。
此時,龍門大考越來越近。
已經有山雨欲來的味道了。
哪怕是學識課上,教員也開始講一些關于大考的注意事項,甚至還會提及一些應考的小技巧。
龍門大考,也被稱為龍門三關。
也就是整個大考的過程,需要進行三場測試。
基礎、實戰(zhàn)與綜合。
基礎試考核修行境界,以及學員的各項身體屬性。
學員的身體屬性,影響著他們對不同功法的契合度,因此也很受道院重視。
基礎試后,學員將根據(jù)各方面成績被評定為九品。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一直到下下品。
基礎試結束后,就是實戰(zhàn)。
實戰(zhàn)測試,有著多種形式。
打擂、闖關、野外生存等等。
每一年龍門考,都會因為當年命題而有所變化。
無論什么方式,考察的都是學員的戰(zhàn)斗和臨機應變能力。
實戰(zhàn)試后,也同樣評定品級。
接下來就是綜合試。
綜合試是考察學員解決特定問題的能力。
包括救援、查案、尋物、調解、管理、統(tǒng)計等等各種實務。
實際上,在道院錄取學子的時候,最重視的還是基礎。
其次才是實戰(zhàn)和實務。
不過,后兩項測試也給了學員展示自己的舞臺。
其成績,可以作為他一生中的重要履歷。
在將來入仕、參軍或者擇業(yè)中發(fā)揮作用。
蘇緣聽著教員詳細的分析龍門三關的種種關竅,總算是聽明白了。
管他怎么考,其實萬變不離其宗。
修為上去了,就啥都有了!
絕招秘術不足恃,修為才是本源真!
學識課后,是專修課。
學員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專修。
所謂專修,其實是針對龍門大考所考察的基礎屬性而設置的課程。
就是通過專業(yè)訓練,定向的提升學員的能力屬性。
分為力修課、體修課、身法課、定力課和感知課。
這也是龍門考要進行評測的五種常規(guī)屬性。
前三種屬性不必多說,懂的都懂。
定力課,主要是鍛煉人的意志力,據(jù)說此屬性與武道意境及法術抗性相關。
感知課,是鍛煉人的五感,據(jù)說此屬性與修士施法能力相關。
前三種專修,只要方法得當,在遇到身體瓶頸之前,還是不難提升的。
可是后兩種,就有些虛無縹緲了。
感知課要通過放空、冥想、聽風、觀雨、聞香、盲眼等特殊方式修行。
定力課,則是要學習道家典籍,甚至打坐清修。
偶爾還要去往牢房、法場、醫(yī)館等地,觀摩一些殺頭、受傷等令人不適的畫面。
蘇緣在家族典籍上看到過,進入煉氣期后,感知和定力都能快速提升。
現(xiàn)在強求,不過是事倍功半罷了。
所以他轉身就去了身法專修課。
沙袋陣、梅花樁,一通訓練之后,蘇緣一邊擦汗一邊走出了專修課堂。
他心中沉吟,還在思考專修課上的事情。
身法教員在訓練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的感知很敏銳,然而于身法而言,卻做不到眼到手到,知行合一。
如此,教員認為他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勸他多來進行這方面的專修。
蘇緣當時也點頭認同了。
不過他卻覺得,對這訓練有些不適應。
他老是忍不住想。
就這種程度……為什么要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