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鐘二說的,他的老丈王福是個開明的人,長期以來,雖然他也是一介鄉(xiāng)民,但是總還算條件稍好,因此,見的人和世面也多點,這也相應(yīng)拓寬了王福的思路,讓他沒有完全成為一個因循守舊、固執(zhí)保守的人,這在城東一帶絕對是稀罕少有的。
老丈王福聽完鐘三的話,又聽完鐘二提出的請求,他沉吟了一會,便開口說道:“我兒的想法是可行的,家里的那口豬,說到底也是要賣的,無非是年底賣還是現(xiàn)在賣的問題,本來我打算年底賣了這口豬,給你們夫妻采買些衣裳家用,余下的讓你們存起來,畢竟,你們也是過日子的,身邊不能沒一點積蓄,現(xiàn)如今既然你提了出來,本來就是給你們的,自然可以由你做主,這點爹爹沒有意見,”鐘二聽了這話,心里十分感激老丈對他的關(guān)愛,這又一次讓他感覺到自己盡管是入贅,但從未被當成過外人,相反,倒是一直被老丈和岳母當作親生兒子一樣對待,鐘二向老丈深施一禮,口中說道:“爹爹對孩兒,恩情并重,孩兒心中感激萬分,”說著又拉了把鐘三,鐘三也只好施了一禮道:“多謝伯父成全,日后必加倍奉還今日所助,”石小七也跟著作了個揖,王??戳诵χ鴶[擺手說道:“你們都是自家人,不必客套,錢財本不是最重要的,親情又何止千金萬金?更何況你們現(xiàn)在遇到如此難處,急需用錢,咱們豈能作壁上觀?一切就全憑我兒安排吧,”說罷,也看了一眼王氏和她娘,她們也都點了點頭,表達了對爹爹和丈夫意見的認同。
鐘二又說道:“爹爹,事不宜遲,三弟他們從昨日起還未進食,今日他們還要付掉賃屋的銀子,咱們需快些將豬抬去城中賣,不然就趕不上收豬的了,”老丈王福也說道:“對,對,快去,快去!”鐘二又對王氏說道:“娘子,看看家里還有啥吃的,給三弟他們拿些,時間緊,就讓他們帶在路上先吃點吧,”王氏點頭,和娘一起去灶間拿了好幾個饃饃出來,交給石小七,石小七謝過接了下來,鐘二這時已經(jīng)和鐘三一起去后面牽豬了,沒過多久,眾人便聽到豬叫的聲音,出得屋來一看,但見豬已被綁在一根竹竿上,鐘氏兄弟二人一前一后地抬著,雖然已是深秋初冬時分,但二人還是累得滿頭大汗。
鐘二帶著鐘三、石小七辭別了老丈他們,就急忙忙地趕去城中,一路上,鐘二讓鐘三和石小七輪流扛豬,另一人抓緊時間吃幾口饃饃,盡管沒有水喝,但這二人也是吃得狼吞虎咽,畢竟兩個年輕人都已經(jīng)一天多未吃東西了。
這一路上,三人的心情是暢快的,畢竟,眼前這一難即將要過去了,心中的一塊石頭算是落了地,他們邊走邊說,步伐并沒有因為扛豬而變慢多少,就這樣,終于在午時之前又趕回了城中。
三人走到一家肉鋪前,這鋪子也沒什么招牌,只有一個屠戶,站在鋪面里,身前的桌上放了些豬肉,屋頂還用鐵鉤子吊著些豬肝、豬腰之類的,屠戶一看鐘二他們扛著一頭豬,就明白了他們的意思,于是便開口問道:“是要賣豬吧?”鐘二他們放下豬,鐘三答道:“是的,給看看吧,”那屠戶伸出頭來看了眼地上的豬,說道:“抬進來過個秤,”鐘二他們把豬扛進去,那屠戶拿起一桿大秤,用秤鉤鉤住豬身上綁著的繩子,再讓鐘二他們用帶來的竹竿抬起秤,那屠戶撥了撥秤砣,說道:“一百六十斤,二兩銀子,”鐘二聽了忙答道:“大哥,去年我也是在你這賣的豬,你不記得啦?那時可是三兩銀子??!”那屠戶看了眼鐘二,似乎想不起來他的樣子了,他繼續(xù)說道:“你看你的豬,就這點重量,膘都沒有,我收了它,又能切多少肉?。俊辩姸又值溃骸熬退闶且话倭?,可也不能這么少吧,去年那口豬也就不到二百斤,還能賣三兩銀子,現(xiàn)如今這一百六十斤的豬,咋就二兩銀子了?”鐘三和石小七也在旁邊幫腔,討價還價,那屠戶被三人磨得實在耐不住性子,就退了一步,說是給二兩半的銀子,多一文也不收了,三人一合計,感覺還行,就把豬給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