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三來到陽城縣衙門口時,巳時已經(jīng)過半,他下了馬,走到近前,因為這段時間鐘三已來過多次,所以門口的衙役和千戶所門口的兵丁一樣,也已經(jīng)對鐘三十分熟悉了,那個衙役問鐘三道:“小兄弟,怎么今日又來啦?”鐘三揖手道:“官差大哥,今日小弟還是有事要求見知縣大人,”那衙役不敢怠慢,便說道:“好吧,你等著,我進(jìn)去回稟一聲。”
此時鐘三心想,這樁婚事是千戶所王千戶的事,自己近來也去得更頻繁,而陽城縣衙到底還只是婚事中的間接衙門,自己來得畢竟也少了點,因此千戶所那里直接就可進(jìn)入,而這里還需要通秉后才行,不過他表面不動聲色,照樣謝過了衙役,把馬匹的韁繩拴在門口的石樁上,就站在原地等候。
不過一會,那衙役便出來告知鐘三可以進(jìn)去了,張知縣就在靜心堂等候,現(xiàn)在,衙役倒是不用再帶他進(jìn)去,因為大家都認(rèn)為對于這個熟人已經(jīng)沒有這個必要了。
鐘三走進(jìn)了縣衙,經(jīng)過縣獄時,忍不住又多看了兩眼,他心里暗暗說道:“二哥,你再堅持一會,三弟馬上就帶你回家了,”想到通過自己的努力,把二哥的案子消掉,他覺得還是很有成就感的,畢竟,如果不是他鐘三,好像真還沒什么人能解決此事,想到此,他心里裝滿了自信。
又來到那熟悉的靜心堂,剛進(jìn)屋門,張知縣便也到了,鐘三急忙向張知縣施禮,張知縣笑著讓他坐下,二人于是敘談起來,張知縣首先說道:“鐘三,你這次的婚事辦得不錯,王千戶很滿意,本官看了也很好!”“謝過大人,大人過獎了,”“嗯,你這小子,確實很聰明,辦事也很得體,硬是把這樁案子給解決了,讓大家都挺滿意,”“這是小民應(yīng)該做的,”“嗯,鐘三,怎么樣?如果本官猜得沒錯,今日你應(yīng)該是帶了千戶所文書來的吧?”
鐘三急忙揖手道:“大人果然高明,小民正是帶了文書來的,”說罷,便將王千戶給的文書呈給了張知縣,張知縣打開看了一會,便接著對鐘三道:“嗯,確實是讓咱們放人,好吧,本官即刻便讓主簿去辦,”鐘三聽了站起深施一禮道:“小民謝過大人!”“誒!這本來就是樁冤案,本官早就知道,不談謝字,”鐘三再次感謝。
這時,張知縣就準(zhǔn)備要讓人傳李主簿來,鐘三看了卻揖手道:“大人,此事不急,小民還有些事要秉明大人,”“哦?是何事情?”“今日去千戶所的時候,王千戶與小民談及了一事,”“何事?”“是要招小民入千戶所的隊伍,”“嗯,你這么說,本官倒是想起來了,在大婚那日,王千戶是和本官說過想要把你招進(jìn)千戶所的,沒想到這么快就和你說了,怎么樣,你是如何回答的?”“小民說不去,”“哦?真是如此?為何不去?”“只因小民心中已有一件構(gòu)想,”“是何想法,說來聽聽?!?br/> 鐘三于是一日里第二遍說起了自己的石炭買賣計劃,不過這次,他說得更多一些,他說了陽城縣現(xiàn)在石炭行業(yè)的現(xiàn)狀和困境,也說了省城缺乏石炭和石炭價格因此而水漲船高的現(xiàn)實狀況,由此兩種情形,他便推斷,只要在陽城整合石炭開采,提高石炭產(chǎn)量,源源不斷地供應(yīng)到省城,那么,石炭就會變成金炭,這買賣就能賺到很多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