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的日子到來了。
王國的人幾乎每個人都能預料到,這場審判的意義非凡。
無論事情走向何種結(jié)局,這一場審判都將決定席卷整個王國的理性危機。
被審判者是戴爾圖良,先知之子,王的兄弟。
數(shù)以萬計的邏各斯人聚集在宮殿之外,等候著士兵們將戴爾圖良押送到石造的輝煌宮殿,接受由王與貴族們共同主持的審判。
那些同情戴爾圖良的平民和奴隸們,他們愛戴著這個人,夾道高呼著這位先知之子的名字。
無數(shù)人跪了下來,向神陳述戴爾圖良的遭遇,為戴爾圖良的平安祈禱,祈求這個人能得到公正的對待。
戴爾圖良微笑地面對他們,而后被士兵們押送到宮殿之中。
而當戴爾圖良踏入寬闊的宮殿中時,舉目所見,皆是憎惡、敵視、以及輕蔑。
宮殿中皆是貴族,他們曾是掌握權(quán)勢的長老智者,自撒泊王的時代開始,便同國王商議裁決大小事務,如今也不例外。
在過往,許多影響王國的事務上,貴族們往往爭論不休,而如今則恰恰相反,幾乎每個人都抱著相同的目的,眾志成城地期望處死戴爾圖良,徹底鎮(zhèn)壓這場浩蕩的危機。
雅列斯托王高居于王座之上,昏暗的光線下,沒人能看到他的臉色,以前決定王國各大事務的時候,他的右側(cè)總是站著戴爾圖良,而如今,戴爾圖良站在被審判的位置上。
戴爾圖良站到宮殿的中央后,這位備受贊譽的王者平靜地揮了揮手,示意審判開始。
貴族們的代表——被譽為“賢者”的博蘭站了出來,他先依照習俗,贊頌了一遍神的圣名。
這個習俗是為了表明,指控者是站在神的一方,這場審判是神所允許的審判。
“先知之子啊,”
“我對你有三個指控,分別是暴亂、叛國,以及瀆神?!?br/> 博蘭冷冷地看著受審的戴爾圖良,無比憎惡眼前的人,因他破壞了一直以來的秩序,否定了邏各斯人的道德。
戴爾圖良不動聲色,按照慣例,在指控內(nèi)容提出之前,受審者是不能辯解的。
“首先,是暴亂,戴爾圖良,事實就在我們每個人眼前,沒有一個奴隸否認你帶領他們暴亂?!?br/> “我要告訴你,那是你父親的巨像,也是先知的巨像,那些奴隸們在地上建造你父親的巨像,你卻帶領他們暴亂,你有何面目面對先知亞爾?”
博蘭的聲音越說越高,四周的貴族們在那聲音的調(diào)動下群情激憤,斥責與辱罵如浪潮般向戴爾圖良襲來。
“你父親的巨像毀了,我們的輝煌毀了,就因為你那可怕的暴亂,將所有邏各斯人的功績都毀于一旦。對此,你有什么好說的?!”
博蘭的指控,代表著貴族們的憤怒,他們看得到,整個王國陷入無序之中,邏各斯人面臨新的理性危機,而這些,究其起源,乃是戴爾圖良那一場浩大的叛亂。
王座上,雅列斯托王的目光直直地落在戴爾圖良的身上,沒有人能看到王的面色。
眾人憤慨的目光下,戴爾圖良緩緩開口。
“不錯,我掀起了暴亂?!?br/> 戴爾圖良緩緩說道。
話音落下,貴族們頓時激動萬分,眼前這人正在認罪,只要他不做辯護,三項指控一旦落下,他們就能將這暴亂的源頭處死,解決這一切的禍端。
“我父親的巨像垮塌了,我們的輝煌垮塌了,王國在四分五裂,邏各斯人又遭遇了一場理性上的危機。”
戴爾圖良像是在陳述著自己的罪名一樣。
博蘭的手在微微顫抖,他原以為這是一場棘手的指控,需要自己使出渾身解數(shù),可現(xiàn)在看來,這位亞爾的子孫竟然慢慢將勝利雙手奉了上來。
貴族們越聽越激動,他們的情緒高昂起來,看吧,連這個暴亂的源頭都承認自己有罪,以神的名義,處死這個禍端,維護我們的道德!
戴爾圖良抬起眼睛,環(huán)視著宮殿中掌握權(quán)勢的貴族們。
“但是,我要問問你們。
我父親的巨像是獻給誰的?”
戴爾圖良不緊不慢地問道。
博蘭冷冷一笑,似乎早有預料,答道:
“神,”
“除了偉大的神,誰還能接受這崇高的贈禮?”
對這問題,博蘭早有準備,若是說獻給人的,那么必有漏洞,而只有以神的名義,才能站在制高點,讓人無從反駁。
戴爾圖良平靜地直視著他,又問道:
“造這座巨像,可有邏各斯人流血?可有邏各斯人苦難?”
博蘭聽著這又一個問題,這問題似乎與前面的毫不相干,于是他直接道:
“流血和苦難本就不可避免,可為了神,一切皆有必要。
先知之子,
難道你忘了神的恩典嗎?”
戴爾圖良聽著博蘭的反問,而后環(huán)視四周的貴族們,再度開口道:
“神說:”
“‘你以血敬奉我,豈是讓我以血還你?你以災厄敬奉我,豈是讓我以災厄還你?’”
“獻給神的巨像,卻讓人在地上流血,讓人在地上苦難,甚至讓災厄降臨在邏各斯人身上?!?br/> “告訴我,
究竟是誰忘了神的恩典,究竟是誰企圖讓自己的言語代替神的言語?!”
宮殿中的貴族們,剎時從群情激憤跌落在寂靜的谷底。
在場的眾人以神的名義審判戴爾圖良,如今卻被戴爾圖良拷問他們的內(nèi)心。
“你們說這巨像是獻給神的,那么這無疑就是祭祀!你們承認邏各斯人流血,那么這無疑就是做牲祭!”
“那是一場罪惡的燔祭,人是神之子,神又怎會愿意見到人在地上流血?!你們何以將罪惡獻給神明?!
你們將之看作輝煌,那卻是神之子的血肉?!?br/> “我們要暴亂,要起義,不是因為我們違逆神,
而是因為你們背離了神,你們奴役了同為神之子的我們!又要將染著我們血肉的巨像獻祭給神!”
戴爾圖良精神氣數(shù)陡然一變,他的聲音擲地有聲,將在場眾人的心靈都震得顫抖。
被譽為賢者的博蘭直面著戴爾圖良的高聲呼喊,在場的人里,除了坐在昏暗處的雅列斯托王外,只有他最早回過神來。
早在事前,博蘭就預料到了戴爾圖良的激烈反駁。
博蘭牢牢看著眼前這個先知之子,他在他的心里已經(jīng)裁定了戴爾圖良有罪。
因此,第一個指控,不過是試探。
第二個指控才真真正正地誅心。
“叛國,戴爾圖良,你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