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門大比,如期而至。
昆侖山城猶如水沸一般,每個角落都浸滿了各式各樣的談論,好比一個個氣泡,啪啪見響地破開。
有人在測度,有人在期待,激動者不乏,看熱鬧者更多。
或許這次大比后不久,就會誕生新的二代御道,但比起這個,更令人興奮的還要算閑話道侶之事。來日的那對道侶,毫無疑問會是絕代之驕,三代中的第一道侶。
在天尊殿與二代宮院之間有一處山坳,百丈方圓的演武場,被山巒峰巖圍掩著。平日里給二代師叔伯切磋所用,此刻的東、南、西三個方向,已圍了一圈的三代弟子。
北側丈高的石臺,太乙、鬻熊兩位仙守居于中央,扁鵲仙守的位置空放著蒲團。而蒼老的斗姥、俊美的濕瓦,高大的夸娥、陰沉的陶魂,四位御道分坐兩邊。還有兩處空位,一個是為依舊在閉關的黎航御道準備,而另一個則鮮有人知。
居坐正中的大師伯太乙,閉目養(yǎng)神。身長一丈偏矮,卻身寬體胖,兩頰更贅著肉,完全不似煉氣之人,更何況他乃天尊之下第一人。
身旁臥著頭雪豹,戎胥牟和鼎人玉絕不陌生,比起兩年前山下叼呂望之時,胖了不少,懶洋洋地趴著,時不時舔舔自己的豹爪,看上去性情倒也溫馴。
太乙?guī)煵従彵犻_雙眼,古井無波地掃了一圈三代弟子,只說了簡簡單單幾個字,“時辰已到,大比開始?!甭曇艏炔缓裰匾矡o滄桑,反夾著一絲柔稚。
所謂大比,是三代弟子皆需參加的,故而除了個別外出任務的弟子,以及極少數(shù)年長而閉死關的弟子,已然悉數(shù)到場。近百人對應剛好在場的七位二代師叔伯,分成了七組。戎胥牟則被事先編入了扁鵲一組。
太乙門下一位五六十蒼老弟子,主持了卜簽之法。將朱紅寫好名氏的木簽,一對對卜了出來。之后一對對弟子,不斷走入場中央,又在比試后不斷地離場,回到場邊,也有重傷者被抬離。
獲勝的或高興,或平靜;失敗的或失望,或坦然。
這第一輪的兩兩對決,大多平淡。一旦強弱相遇,幾乎走不上三五招,便會分出勝負。而兩弱對戰(zhàn),倒是會耗費不少時光,卻看得旁人昏昏欲睡。
比起巫武的千年傳承,以及后人一代代的技巧精研,煉氣士間的爭斗遜色太多。雖身法輕盈敏捷,發(fā)力玄妙,暗勁甚至化勁都被純熟使用,然而真正的格殺絕技,卻少之又少,尤其是大比的第一日。
也有少數(shù)弟子,如戎胥牟一般,細細品味著每一門每個人的獨到之處。當卜到‘嬴封’時,他自然也上去走了一遭,對陣一位鬻熊門下。
站在一起的霄、鼎二女,還有努吒爾、呂望自然用各自的方式勉勵于他。而遠處的熊狂則不停向師兄囑咐著甚么。
只是誰也沒料到,兩人出場后僅僅一招,便以戎胥牟厲掌劈傷對手的手臂而告結。
以一刀結束,他有意隱藏了自身四氣融匯的煉氣修為,僅僅展露了巫武的氣力。畢竟當初在天尊殿有不少人見過他與熊狂的草草交手,知道他是氣巫雙修。
那位一招敗陣的師兄,相熟之人眾多,引起了一陣驚訝的騷動。旁觀者們原以為當日是熊狂不欲糾纏,沒想到場中風輕云淡的這位巫武當真強悍,不由得紛紛側目,許多強者暗中警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