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方家輕嘆一口氣,自語道:“孤影每自奇,磊落長七尺。”
“哦,白卿家也讀青丘詩!”
白方家目光一變,跨步向前,躬身行禮道:“拜見陛下!”
其余幾人也紛紛隨之行禮,朱厚熜略一頷首。
看向白方家的目光中,多出了幾分好奇。
青丘也就是明初的高啟,威名之大,與劉基,宋濂三人并稱詩文三大家。
可惜,才情高邁的詩人,遇到了殺紅眼的老朱。
三十九歲,被腰斬于市。
“我少喜功名,輕事勇且狂,看來白卿家依舊壯心不已!”
“微臣惶恐,愿為大明鞠躬盡瘁”一邊說著,白方家偷偷看了一眼朱厚熜,只見對方神情淡然,臉上并沒有什么異樣的表情。
他剛剛提起的心才放下。
雖然高啟在文人之間名聲震天,可在朝堂卻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忌諱。
老朱曾經(jīng)在自己頒布的《大誥》里,寫道“寰中士大夫,不為君用,誅其身而沒其家!”
無疑高啟就是一個典型,被老朱認(rèn)定為不服從征召的文人。
如今白方家在紫禁城吟誦高啟的詩句,如果老朱還在,一頓廷杖是少不了的。
見到朱厚熜走了過去,白方家心中暗想,皇帝寬仁,那么他們接下來的大事,成功的概率又多了幾分。
其他的幾位尚書,也都在心中暗自思索,朱厚熜會念誦高啟的詩句,這背后的意味可并不簡單。
楊慎沒有想那么多,從朱厚熜一進(jìn)來,他就將目光投在對方身上。
顯然朱厚熜也注意到了楊慎,他向前走了幾步,來到楊慎等人跟前,先是翻閱了面試記錄,才坐在了桌案上。
他剛一坐下,就用目光掃視一圈,最后落在了楊慎身上。
“楊慎,朕聽聞你想到邊關(guān),邊塞危機四伏,且生活困苦,僅一墻之隔就是兇悍的韃靼鐵騎?!?br/>
朱厚熜親自發(fā)問,楊慎自然不敢怠慢,大腦飛速地旋轉(zhuǎn),他猜測朱厚熜接下來會問,他去邊塞的理由。
而對此他早有思慮,胸中有溝壑,臉上也就越發(fā)從容。
可誰料——
“楊慎,你對蒙古大元了解多少?”
不只是楊慎一下子愣了,幾位尚書也十分驚訝,不明白為什么皇帝的思維如此跳脫。
王陽明聞言,倒是若有所思,將目光轉(zhuǎn)向楊慎,看他怎么回答。
楊慎也不負(fù)狀元之名,才思敏捷,略一思索就開口道:“蒙古是馬背之民族,原本在額爾古納河上游游牧,后來遷移到土拉河,克魯倫河和鄂嫩河三河源頭處的草場……”
他頓了一頓,繼續(xù)言道:“元朝是一個強大的帝國,蒙古是充滿狼性的民族,成吉思汗就是草原上的狼?!?br/>
毛澄眉頭皺得很緊,他此時很想對楊慎大吼一聲,你現(xiàn)在站的地方是紫禁城,你對面站的人是當(dāng)今天子,而你卻在大談敵人的威名。
被白方家面試的胖子,有些幸災(zāi)樂禍,他看向楊慎的目光可以讀出兩個字,找死!
朱厚熜神情淡淡,目光平和地看著楊慎。